近年来,日历产品通过文创内容的加持,不再只是记录日期,更多了一层文化传播的功能。尤其传统文化主题的文创日历,更不乏畅销款。以传统的日历形式,传达传统文化内容,二者的结合具有较高的吸引力。
2022年中信出版社联合敦煌美术研究所推出的“敦煌日历2022”也因此受到欢迎,经过多次加印,目前单品销售额突破1200万元。日历产品出圈的背后有什么秘诀?
紧随国潮兴起 日历因传统文化内容“焕新”
日历以往在生活中属于不起眼的物品,加上电子日历等形式的替代作用,纸质日历的市场空间一度受到严重挤压。但因为有了文创内容,让纸质日历同时也成为一种文化产品,获得了新的市场机会。
据故宫博物院2021年9月官网的数据显示,《故宫日历》发行12年来,已发行400万册,2021年底上市的《故宫日历》月销达到2万多册。
当前文创日历的目标消费人群已经大大扩展,文创日历品种的增多,让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的空间,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。
而传统文化文创更是其中的宠儿。尤其在国潮文化兴起的大背景下,传统文化呈现形式不断创新,传统文化爱好者的规模在不断扩大,其中也包括很多年轻人,他们热爱研究传统文化并讨论、分享,让传统文化拥有了新活力。传统文化日历也随之走进了当代年轻人的日常。
“敦煌日历2022”也抓住了文创日历的潮流,出品方分享,“敦煌日历2022”把目标人群精准定位在了解敦煌、对敦煌文化感兴趣,以及更多喜爱传统文化的人群。
“敦煌日历2022”除了满足大家的日常使用需求,也满足了节日赠礼的市场需求。精美的外观、丰富的文化内容,使其成为一份受欢迎的礼赠品,加速了这款日历的热销。
365幅敦煌画作、精美装帧,收藏价值倍增
在整体设计方面,“敦煌日历2022”突出敦煌艺术的美,主色调提取敦煌壁画中的铅丹色和松石绿,视觉呈现上体现浓重的敦煌风,快速建立在广大受众中的认知度。
日历精心选取365幅敦煌壁画、彩塑,题材全面涵盖故事画、尊像画、经变画、山水画、藻井图案画,收录了敦煌壁画中经典且重要的作品与形象,既有《反弹琵琶》《都督夫人礼佛图》《飞天》等经典画作,又有鲜少出现在大众视野的壁画作品。
每幅壁画配以赏析文字,解读画作创作的历史背景,解析画面细节与艺术特色,并有如何鉴赏壁画等专业分享。
这就兼顾了大众爱好者以及有一定相关知识积累群体的需求,让他们都能从这本日历中有所收获。
在装帧方面,也着力打造格调品位,封面用纸体现壁画的触感,细节处用烫金方法,增强质感。这些产品设计上的细节提升了日历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,增加了收藏、礼赠的功用。
宣传推广走“网红”路线,贴近年轻人喜好
本次日历的发行中,出品方的宣传推广采用了年轻人更熟悉的方式。在线上内容端发起全网kol口碑内容种草,以微博、小红书为主要平台,向抖音、快手等新媒体渠道辐射,全网曝光总数达3000W+。
在与消费者沟通的内容方面,也注重把日历中的敦煌文化和大众更耳熟能详的内容结合起来,让大众能相对更容易地了解敦煌画作。
比如在中信出版集团官方宣传中,用“古代沉浸式音乐Party”与敦煌壁画中著名的“散花天女图”,以及《山水伎乐飞天》、“无量寿经变”等包含乐器、舞蹈的画作结合起来,古今产生关照对比,让生活在当代的人们有了参照系。
《敦煌日历2022》内页图
再如中信出版集团还用今天的“万花筒”,来类比敦煌壁画中的藻井图案,藻井的几何图案形状对称,通过不断重复排列形成,这种视觉效果很像是今天通过三棱镜进行光折射进行成像的万花筒,借以表现古人的智慧。

《敦煌日历2022》内页图
中信出版社通过这些贴近当代生活的事物,让当代大众更容易进入敦煌文化当中,降低了大众的理解难度。
在销售端,“敦煌日历2022”在线下的中信书店,以及线上中信电商旗舰店等渠道铺货。近年来,中信书店在贴近年轻人喜好方面积极探索,选址在年轻人聚集的商圈,加强“国潮”文创产品开发和销售,强化了“时尚”“潮流”“网红”等风格。本次“敦煌日历2022”在中信书店的发售,同样加速了破圈进程。
另外,本次“敦煌日历2022”的发布,也在China Daily(中国日报英文版)上用英文发表了文章,对日历的内容、特色进行了介绍。敦煌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中心,也是东西文化交流中心,更多英文读者通过这本日历,了解敦煌文化,也让这本日历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载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