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神效果最强的“咖啡”,来自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!| IP新势
频频跨界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又整活儿了!近期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的“600号咖啡”上线,前后两轮5000份均迅速售罄。
经过此前“600号”月饼、表情包走红之后,“600号”已成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代名词,关注心理健康也成为热门话题。“600号”的火源于何处呢?
“音乐+精神”咖啡 主打精神疗愈形成超强卖点
本次双方联合推出10款「乐+精神」联名款挂耳咖啡,最大的特色是把当下较为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,与音乐疗愈结合起来。
产品文案用时下网络热梗来命名:交响发烧友、600号重度患者、戏精附体、凡尔赛、真的栓q、苦口pool薪、人间清醒、蕉绿哒咩、emoha、爱情迷宫,对应10种不同情绪症状。
包装设计也是别具一格,以插画的形式,将十种心理疾病的“病例症状”插入到ip形象的大脑中。
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邀请专业医生进行科普讲解,并搭配了不同风格的古典乐,包括纳贝多芬、斯克里亚宾、帕格尼尼、科普兰、拉威尔、巴赫等音乐家们的十首交响乐作品。让你在品味咖啡的同时,还可以通过扫描咖啡包装上的二维码,聆听来自音乐大师们的交响乐作品和心理学专家的科普分享。
此外,产品在包装上也别具心思——档案袋手拿包、公文包和文件夹,也成为热门周边衍生品。
这款产品之所以走红,靠的是联名双方传达的理念一致。上海交响乐团负责人表示,交响乐对于听众来说是一种心理疗愈的音乐形式。这一点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关注公众心理健康互相契合,符合当下公众需求。
“600号”爆款频出 跨界产品创意十足
近两年,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围绕已成“形象符号”的门牌号,塑造“上海600号”健康促进品牌,推出“600号”月饼、画廊、表情包、咖啡、小老虎等,频频成为爆款。
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走红最早源于其内部售卖的月饼礼盒,在网络上迅速引起年轻网友的关注,被亲切称为“精神饼”,打响了“600号”的招牌。
今年,上海博物馆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联手,推出“打气”系列文创产品,把上海博物馆馆藏汪士慎《花卉册》之玉兰等,与“600号”相结合,为市民送来一束永不凋谢的玉兰。
上海徐汇艺术馆也联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,推出“600号艺术药丸”表情包,发布至今已有近5万人下载,共30多万次使用量。
双方还合作推出“600号艺术药丸T恤”,特别设计了两款色系,将关注心理健康的“问题不大”等文案和梵高等知名艺术家的画作结合起来,并结合油画场景设置创意造型,希望能够通过推出一系列艺术文创唤起大家对心理健康的关注,一起感受画家藏在油画里的秘密。
朵云书院·旗舰店也联合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推出线下展览“拥抱被忽略的情绪皱褶——心理健康科普艺术展”,希望借此唤起大家对当下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。
话语年轻化 传递心理健康理念
作为有近90年历史的精神专科医疗机构,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在当下的走红,与当前网络和文创环境分不开。
随着经济水平提升和社会压力增多,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大,并日渐客观看待精神与心理健康,使其成为一个日常交流谈论的话题,尤其在网络环境下被年轻人“玩梗”,一时成为热词。
官方机构也顺应这种潮流,下场和公众互动,联合其他机构和品牌,一同推出符合年轻人设计审美的文创产品、衍生品,并结合自身机构的定位,将心理健康理念融入其中。这就打造出一系列让人耳目一新的产品,形成差异化。
“600号”众多文创爆款的产生的同时,“600号”科普也不断深入人心。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还协助纪录片《人间世》的拍摄,消除公众认知隔阂,频繁跨界,从只针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场所,成为守护大众心理健康的家园。
结语
在当下IP文创爆款频出的环境下,不同类型、不同内容的机构都可以借助文创产品、年轻人认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,来传达机构自身的理念。以往看似小众的话题,都可以突破圈层,成为大众话题,传递积极正向的价值。坚守自身理念的基础上,表达形式的创新尤为重要。